为什么物业比业主大?
在很多小区的日常管理中,时常会有业主发出“为什么物业比业主大”这样的疑问,从表面上看,物业似乎在小区里掌握着诸多事务的决策权和执行权,这让业主们产生了这样一种不平衡的感觉,但实际上并非如此。
从本质上来说,物业和业主之间是一种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业主们缴纳物业费,目的就是为了让物业能够提供优质的服务,包括小区的安全保卫、环境卫生维护、设施设备的维修保养等,从这个层面讲,业主是物业的“客户”,物业应该以满足业主的合理需求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造成“物业比业主大”这种错觉有多种原因,部分物业企业存在服务意识淡薄的问题,一些物业工作人员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把自己当成了小区的管理者而非服务者,他们在处理业主问题时态度傲慢,对业主的合理诉求置若罔闻,甚至在一些事务上独断专行,不与业主充分沟通就擅自做出决定,在小区公共区域的使用和收费问题上,没有经过业主大会的同意就出租公共场地,将收益据为己有,这种行为严重侵犯了业主的权益,也让业主觉得物业权力过大。
业主群体本身也存在一些问题,很多小区业主较为分散,难以形成统一的意见和强大的监督力量,业主大会的召开往往面临诸多困难,业主委员会的组建和运作也不够规范,这就导致在与物业的博弈中,业主处于弱势地位,物业可能会利用业主之间的不团结,在一些事务上自行其是,从而让业主产生“物业比业主大”的感受。
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完善和监管的不到位也是重要因素,对于物业服务质量的评判标准不够细化,在物业与业主发生纠纷时,缺乏明确的处理机制和有效的监管措施,这使得一些不良物业企业有机可乘,在服务过程中偷工减料、降低服务标准,却得不到应有的惩罚。
要改变这种现状,需要多方共同努力,物业企业要增强服务意识,树立正确的服务理念,真正把业主的需求放在首位,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业主们要积极参与小区事务的管理,加强团结,通过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等组织,行使自己的权利,对物业进行有效的监督,政府相关部门也应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对物业服务行业的监管,保障业主的合法权益,才能打破“物业比业主大”的错误认知,建立起和谐、有序的小区管理秩序。
物大于主,并非指地位高低之别而是基于职责分工的不同——物业公司作为专业的服务提供方承担更多实际管理和操作的责任及风险考量结果也自然拥有相应的决策权和管理权限以实现高效安全的社区环境构建和维护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