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究竟可不可以收迟滞金?
tianluo
2025-05-08 23:24
阅读数 1388
文章标签
迟滞金
在物业管理服务中,“物业是否可以收迟滞金”这一问题常常引发业主与物业之间的争议。
从法律层面来看,目前并没有明确的法律条文赋予物业收取迟滞金的权利,迟滞金本质上类似违约金的概念,违约金是合同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合同义务或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时,向另一方当事人支付的用于补偿损失的金钱。
在物业服务合同中,如果双方在合同里明确约定了业主逾期缴纳物业费等费用时,需要向物业支付迟滞金(违约金),并且该约定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那么从合同约定的角度,物业是可以按照合同收取迟滞金的,合同中写明“业主应在每月10日前缴纳当月物业费,若逾期未缴,每逾期一日需按照未缴金额的一定比例支付迟滞金”,这种情况下,物业收取迟滞金就有合同依据。
如果物业服务合同中没有相关约定,物业单方面要求收取迟滞金,那么这种行为就缺乏法律和合同依据,业主完全有理由拒绝支付,即使合同中有约定,物业收取的迟滞金比例也应合理,如果比例过高,业主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适当减少。
物业在日常服务过程中,也应该积极履行自身的服务职责,有的时候业主未按时缴纳物业费可能是因为对物业服务质量不满意,比如小区卫生状况差、安保措施不到位、公共设施维修不及时等,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合同有迟滞金的约定,物业也应该先反思自身服务存在的问题,积极改进,而不是单纯地强调收取迟滞金。
物业能否收取迟滞金关键在于物业服务合同的约定,但无论如何,都应该遵循法律法规,并且要兼顾服务质量与费用收取的平衡,以构建和谐的物业服务关系。
上一篇:嘉兴保洁物业人员哪里好招? 下一篇:物业电工得会什么?
评论列表
-
霸烈枪神 发布于 2025-05-09 00:13:52 回复该评论
物业能否收取迟滞金,需依据合同条款及当地法律法规决定,合理、透明地执行可维护双方权益。
-
绝恋红茶 发布于 2025-05-09 01:15:22 回复该评论
物业收取迟滞金,实则应遵循合同条款与法律规定,若未明确约定或违反公平原则、程序不当者皆不可为。